不再需要父母安排勸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主動投入公務員、事業編、教師編的備考中,“進體制”成為逃離企業“內卷”的新出路。
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通過“國考”審核的報名者有157.6萬人,為近三年中最高,平均招錄比約為61:1,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崗位招錄比高達3334:1。相比公考,事業編、教師編等開放崗位較多,競爭壓力較小,但報名人數依然有百萬之巨。
公職考試的熱度攀升,也帶動公考培訓行業的發展。高途公職負責人表示,優質的教學培訓產品不僅能幫助年輕人實現人生理想,也有助于激發人才活力,促進人才資源的流動。
又是一年畢業季,名校海歸涌入公職大軍
“公考的難度提升不是因為考試,而是因為競爭。”高途公職的學員小林表示。
在半月談的某報道中,上海一位 985大學研究生如此自述:“我曾經高考數學滿分、總分全校第二。最后放棄了在大城市里螺絲釘式的工作,選擇回家考編考公。”
近年來,選擇進入體制的名校生并不鮮見。2018年杭州某區招聘人員的公示名單里,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均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們當中一部分入職崗位是在最基層的街道辦事處。
據騰訊新聞統計,在C9高校中,除了清華大學外的其余8所高校畢業生,在黨政機關就業率上都在近幾年出現了明顯增長,其中北京大學畢業生的比例從2013年的9.12%增長到了2019年的17.08%。
留學生的就業趨向也在發生變化。
2009年的17.28萬海歸中,多數流入外資的研究所和外資企業,到2020年,益普索《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調研顯示,有將近一半的留學生回國后進入體制內工作,21%進入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
即便競爭如此激烈,年輕人對公職考試的熱情絲毫不減。2021年國考的17000多個崗位中,大多數崗位的競爭比集中在10~100之間。競爭最激烈的崗位是湖北省國稅局的一級行政執法員,招錄2人,過審人數卻高達4400多人。
只要沖過這個獨木橋,工作穩定、綜合待遇好、社會地位高、價值感強的“新身份”足以回饋曾經的付出。“上岸之后才發現,自己的時間變多了,興趣也都撿起來了。不用擔心加班,不用擔心被辭退,也不用再每天和領導對線。”小林說。
公考機構吃香,市場規模有望翻倍
公職考試競爭火爆的推手,一是國家調控。近幾年公務員、教師、事業編考試不斷釋放擴招訊號,加之北上廣深房價居高不下,新一線、二線城市放寬人才引入落戶政策,從而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流向非一線城市體制內。二是經濟環境。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就業市場不穩定因素增高,企業基于自身成本壓力裁員收縮,互聯網企業發展模式下 996 工作制的向外傳導,重重圍困之下,或許只有作息正常但獲得感更強的體制內工作能夠紓解年輕人的焦慮情緒。
《南方周末》的一篇報道援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稱,體制內的平均收入水平已將體制外甩開。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長9.8%,而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比上年增長8.1%。
三則是教育機構的涌現。從 2018 下半年到 2019 年,國家連續出臺了十幾項關于職業教育領域的新政,提出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等多項創新性舉措,給教育機構的涌現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在高途的“選課中心”,學員可以選擇公務員、軍隊文職、公遴選、事業單位、教師考試等各類課程,公務員考試課程涵蓋行測和面試,事業單位從常識判斷到面試打造了“一攬子服務”,教資培訓則開設了從幼兒園到高中教師考試的多種課程。
機構涌入的熱情和考生涌入的熱情相得益彰,培訓機構的專業教學降低了考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門檻,讓更多的人得以有機會參與公職考試,而大量的公職考生也成為機構蓬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源。
有權威機構預測,未來5年,每年公務員的報考人數仍將繼續保持在100萬人以上,參培率及客單價的提升有望助推公務員考試培訓市場規模翻倍。
公考培訓壁壘高,成熟機構優勢明顯
盡管人們對公職考試趨之若鶩,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整體難度相較于其他成人考試來說高出不少。一是公考人群大多為在職人士,不乏畢業多年、由于職業規劃轉變而參加考試的群體,因此難以有充足和完整的時間備考。二是公職考試備考學員通常已經和校園生活告別多年,也無法像考研一樣可以跟同專業的學長學姐咨詢;三是考點沒有接續性,每一次公考都要重新開始。
為了考公,南開大學的黃嘉玲已經做了三大箱子的試題,34歲的喬觀在網上刷了6萬多道題,兩天就能用完1只筆芯。備考并不比996的工作來得輕松。
啃教材自學是一種方法,參加培訓班,也成為越來越多考生的選擇。公職類考試格外依賴專業、科學的輔導,公考培訓的行業壁壘難以被輕易突破,這也使得一些獨具優勢的公職考試培訓品牌凸顯出來。
因此種種,公考培訓的課時費用連年上漲,2013年左右的4000元/人,到今天萬元班屢見不鮮。有的機構分出了普通班、包過班、協議班,學費和承諾力度成正比,課單價從幾千橫跨至幾萬。
公考課程價格能夠降下來,在線教育功不可沒。騰訊新聞統計顯示,如果你選擇了面授培訓,平均花費將高達5360元;如果參加了線上培訓,平均只要花582元,相差幾近十倍。
教資考生小董在今年報了價位為1680元的高途公職直播課程,一共74個課時。報名后,輔導老師把他拉進了一個群,群里每天會有上課提醒,也會分享每天要背的素材卡片、政策動向和習題小程序。不像大學專業課考試,多數考生在備考前都沒有所謂的“基礎”,所以小董覺得“能夠有網課把自己帶進門也挺好的。”
拉低售價的是名為“雙師大班課”的教學模式。像高途這樣“主講授課+雙師輔導”的在線教育模式,搭配特色的“講、練、測、評、伴”五位一體的輔導體系,在教育技術的賦能下,能夠實現教學效率和效果的融合。
“講練測評伴”五位一體,線上教培夯實優勢
高途公職主講老師楊過表示,“在備考環境復雜、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考生在備考途中迷茫、灰心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容易半途而廢,讓已經投入的時間、金錢打了水漂”。正因如此,一個優質的公考培訓品牌不僅要能帶領學員高效攻破考點,還要為學員營造一個的學習環境,助力學員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在這一點上線下班具有天然優勢,但線上機構也在服務上奮起直追,利用自身優勢形成了獨特的打法。
在高途公職的主講團隊中,除了“超級記憶法”開創者楊過之外,還有十年省廳工作經驗的公考主講明哲、“行走的圖形規律庫”美譽的事業編主講媛姐、北京市優秀教師毛毛等業內知名講師。
作為主講團隊的有力輔助,教研團隊也會幫助考生們吃透考題。“我們對歷年的真題分析會細致到每一個考點到底在哪里,給到學生有實際價值的講解”,教研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教研團隊會創建一個題庫,讓學生復習考試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往常刷題都是線下套卷,無法橫向和縱向分析自己的得分水平和趨勢,題庫可以避免上述的弊端。教材編寫也會總結考點出現的頻率,給教師一個更清晰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考點。”同時,教研團隊也要負責課程設計,在45-60分鐘的課堂中,教研會讓主講老師10分鐘給出一個層次。“節奏感出來了,學生自然就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此外,高途公職的教輔服務采用1對1的方式,從學情溝通、學習計劃制定、郵寄配套教材、課前預習、課堂伴學、練習布置批改、答疑輔導、回放復習等八項環節,對學員進行全程陪伴及監督輔導,幫助學員在緊張的備考進程中更快速地消化考點,還能督促學習進度、緩解備考壓力,穩定學員情緒。小董認為,“輔導就像買健身私教,要的不僅是教你科學備考,最重要的是有個人能盯著自己學習,免得在刷題、模考、改錯、再刷題的枯燥循環中輕易松懈。”
在線教育也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讓先進的技術賦能課程產品。其智能化的學習系統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態,形成專屬的“學情畫像”,并據此為學生匹配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讓學習路徑更加個性化、實現因材施教。
為幫助學員們順利備考,高途公職在鞏固已有優勢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教育趣味化”——將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增加粘性和課堂吸引力。“線上授課必須要點燃興趣,這需要老師們有很強的課堂演繹能力和對知識點的專業把握。讓學生們堅持下去,幫助他們實現目標,這是每一個教育從業者應當為之不懈努力的事情。”楊過說。
推薦閱讀:旗龍網
(正文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