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陜西光彩書畫院新春聯誼會在大安文化養生園圓滿落幕,現場氣氛熱烈,洋溢著濃濃的年味與藝術氣息。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名書畫院會員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此次聯誼會由陜西光彩書畫院呂院長主持,為蛇年新春拉開了充滿文化底蘊的序幕。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原主任、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陜西省歷史學會理事,陜西省廉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陜西省黨校系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盧飛鷹,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文化與科技教研部副主任李雁教授,原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張寶通,中國農工民主黨陜西省政協支部委員會主委、中國農工民主黨陜西省文化藝術專委會副主委、陜西省文化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陜西絲路有田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法人、陜西鄉村振興網、中國工匠文化網總編,“品典中國”融媒體中心副主任趙雙成,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中華孝道文化基金銀發事業產業發展委員會常務主任、陜西省三秦養老協會書記、榮譽會長馬天罡,原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陜煤集團”)副總經理武健康,中國安全食品培優孵化系統工程辦公室陜西城市服務中心主任、西安國際大健康博覽會組委會主任、陜西省民政廳醫藥衛生健康社會組織聯合黨委委員李士威,原渭南軍分區司令員寧保忠,咸陽市組織部原副部長、老干局局長張興發,咸陽市鄉賢協會黨支部書記、原咸陽市文旅局局長高春毅,咸陽女子詩詞社社長阮心,原培華大學校長姜朗,歷史學者和書法家雒長安教授,中華孝道文化基金工作委員會漢中工作站主任張中奇,副主任王衛新,秘書長李沙沙,華商報藝術版主編王寶紅,各界導報主編張寶勤,中國書法畫家網主編陳金軍,陜西鄉村振興網,中國工匠文化網,黃河網代表王普賢,省文促會副秘書長趙曉地涇陽縣文旅副局長王衛斌,原陜西省涇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涇陽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姚海賓,咸陽市涇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余西英,涇陽縣鄉村文化振興研究會會長宋彥毅,涇陽縣政協文史委主任任小釗、主任孫春祥,涇陽縣老年大學校長兼老年書畫協會會長程善學,涇陽縣縣紅研會副會長王剛,涇陽縣涇河文化研究會長成存義,涇陽縣鄉村文化振興研究會會長宋彥毅、涇陽縣民政局局長鄭軍、涇陽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媛媛,陜西光彩書畫院院長呂東,常務副院長吳擁政,副院長張寶玉,張鴻達,張俊杰等領導出席了本次聯誼會。
迎新春書畫聯誼會陜西光彩書畫院主辦,西安信德建設集團、大安文化文化養生園協辦,本屆聯誼會是為了進一步豐富書畫院的文化娛樂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本著廣交朋友、互相學習,切磋技藝、共同發展的理念,相聚在一起共同開啟書畫新征程。
聯誼會上,呂院長在致辭中講到:過去一年,在各級領導單位的關懷支持下,陜西光彩書畫院積極踐行文化使命。書畫院組織送文化下鄉、進企業、到田間地頭,免費饋贈書法作品,讓藝術之美融入大眾生活,為基層群眾帶去文化滋養。同時,書畫院踴躍投身援藏等慈善活動,慰問貧困村民,一次次善舉飽含深情。這些活動不僅彰顯了書畫院的社會責任,更提升了社會影響力,備受各界矚目。
呂院長坦言,我從企業發軔,我深知文化傳承的不易,它離不開強大的經濟支撐。這些年,要是沒有各位領導的鼎力支持、悉心鞭策,就沒有我企業經營的順遂,更不會有書畫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秉承“同信修得滿堂客,同德修得百事贏”,的立業理念,真摯感恩有你們一路相伴,期待攜手共創更多輝煌。
作為一名始終投身慈善事業的企業家,我深感一個有擔當的社會公益團體,應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積極踐行“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反哺民眾。這不僅是黨中央的號召,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生動體現。與此同時,國家大力倡導學習傳承工匠精神,它激勵著我們在各自領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慈善與工匠精神,一為心懷蒼生的大愛,一為專注執著的堅守,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回顧陜西光彩書畫院多年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陜西光彩書畫院在書畫藝術之路上碩果累累。成功舉辦多場高規格展覽,藝術影響力持續攀升。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后,是社會各界人士的傾心關注與大力支持,樁樁件件,都為書畫院發展注入動力。更離不開書畫院藝術家們的默默耕耘,他們精心創作,以滿腔熱忱與無私奉獻,讓書畫藝術之花燦爛綻放,共同鑄就了書畫院的輝煌。
展望未來,呂院長堅定地表示,書畫院將繼續堅守使命。在助力新時代中國文化發展的道路上,書畫院將自掏腰包,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書畫公益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拓寬文化傳播渠道,讓更多人感受書畫藝術的魅力。同時,積極投身社會公益,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愛心,為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在文化與公益的征程中砥礪前行,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
涇陽縣文聯主席姚海濱在致辭中表示,代表縣文聯及文藝界,向光彩書畫院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同時熱烈歡迎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書畫界朋友!
近年來,在呂院長的引領下,陜西光彩書畫院積極投身文化活動,在促進民生、服務群眾方面成果顯著,不僅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生活,還為涇陽縣文化事業的傳承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有力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在此,我謹代表涇陽文藝界,向光彩書畫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涇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便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聞名遐邇的鄭國渠,為這里奠定了堅實的農業經濟基礎,滋養了這片土地上的世代百姓。同時,涇陽作為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被譽為“原點之城”,承載著獨特的地理文化意義,是中華大地的重要坐標。
不僅如此,涇陽還是一片光榮的革命熱土,129師在此留下了英勇抗戰的光輝足跡,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呂院長在此投資建設,為涇陽的發展添磚加瓦。我們熱忱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友人加入,一同為涇陽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最后,預祝本次新春聯誼會圓滿成功!祝愿各位書畫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藝術之樹常青,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會上,涇陽縣橋底鎮東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黨永順在致辭中提到,愛心企業、陜西光彩書畫院呂東院長,有著與其他企業家截然不同的理念。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許多人忽視了歷史文化的傳承,而呂院長卻始終堅守,他是一位真正尊重歷史、熱愛文化的企業家。長期以來,呂院長全身心投入到對大安寺近兩千年歷史文化的挖掘與拓展工作中。如今,陜西光彩書畫院和紅色教育基地的建成,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讓古老的歷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呂院長不僅熱愛文化,還重情重義。他深知這片土地承載著成千上萬師生的青春記憶,是大家深深眷戀的母校。為此,他不遺余力地最大程度保留了舊校舍的原貌,精心籌建學校歷史展覽館,并組織出版了《仲麓之光》《石中歲月》等書籍,為涇陽的教育歷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讓后人得以銘記那段光輝歲月。
呂院長心懷大愛,有著深厚的愛民情懷,始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他自掏腰包為附近老人開辦愛心食堂,解決了許多家庭的后顧之憂。平日里,只要是能讓附近百姓受益的事情,他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和衷心贊譽。
作為村委會代表,我們深切感受到,呂院長的企業和陜西光彩書畫院落戶于此,是我們莫大的榮幸。其企業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在文化發展方面發揮了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們熱烈歡迎并承諾,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給予全方位的配合與支持。我們堅信,在呂東董事長的積極影響下,我們在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必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獲獎代表周民利發表了獲獎感言:“非常榮幸能作為獲獎代表發言,首先,我要衷心感謝陜西光彩書畫院呂院長的正確引領。在您的帶領下,我們斬獲榮譽,這是對我們過往努力的肯定。未來,我們定會倍加珍惜這份榮譽,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努力傳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書畫院的發展傾盡全力!”
聯誼會期間,書畫家為當地村民贈送了新春對聯及書畫作品,表演藝術家表演了秦漢戰鼓、舞蹈、歌曲等。(文 | 李文 攝影 | 張宏揚)
推薦閱讀:
(正文已結束)